IMAG7120
1Y9M開始常常會問:這是什麼?或是 這是車車嗎? 媽媽手機嗎?然後搭配這個歪頭的可愛表情和姿勢

 

在孩子黏得不得了的時候,媽媽總是會想:能不能不要這麼黏?能不能自己坐上秋千,我在旁邊推就好?能不能自己玩玩具不需要我坐在旁邊?能不能放我一馬,讓我有喘息的空間??
IMAG7598

 

這讓我思考到依附、界線、分離,最終是感受到獨立。
被孩子黏在身上,隨著越來越重的體重,也漸漸超出我的負荷,讓我越來越煩躁,但是越想放下來時,就越放不下來。
但是當我放棄不想抱、不想陪玩、不想陪著坐在我覺得無聊的地方的時候,煩躁感就被安定感取代,發現孩子的注意力其實好短。
硬拉著我進遊戲室,如果跟她拉扯可以拉5分鐘然後哭10分鐘。
順著她牽起的手,左先上個廁所、右端一下茶,進去每三分鐘換玩一種東西,玩不到10分鐘就說要出去了,其實反而比較省時,
只是在拉扯的當下,想捍衛自己時空的反應常會第一時間跳出來,於是兩個人都卡住。版貓常常念我,跟她卡住,對你有什麼好處?
我常常os:一點好處都沒有,他媽的,老娘就是不想陪拉!
IMAG7665

 

沒有好處,但是不想陪,仍然需要付出"代價",孩子的情緒變很激動、我要花上更多的時間去哄。其實拉扯的過程也與薛佛西絲的偏執有點相似,越想抵抗孩子的侵犯就越要花更大更多的力氣去抵抗,當我們放下抵抗時,便立刻跳出了拉扯的僵局。
IMAG7111

 


引用一段我覺得很棒,卻總是被生活淹沒的段落
假如假讓小孩發展出自己的支配權利,就是在幫助他。雖然你們的權利會起衝突,但這是很自然的,總比強迫小孩聽妳的話來得好,即使妳認為自己的作法最好。而且,妳還有一個更好的理由:人人都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過日子。
每個小孩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小小地盤,也有權利每天佔據一點妳的(還有爸爸的)時間,這是他理當得到的,而且在小小時空內,妳是在進入他的世界。
(Winnicott, 《給媽媽的貼心書》,P174)
以上這兩段讓我思考,其實孩子不只是孩子,她跟我們一樣是一個完整個體,我們常跟朋友、先生在做決策時討論,那又如何可以要求孩子完全按照我們所想去做?她也有自己的喜惡、性格特質啊
而孩子在要求我們陪伴的時候,是全然開放的邀請我們看到他的內在世界,這是何等珍貴又慷慨?只因為我們是他最愛最愛的人!試想成為大人之後,自己何時會想孩子一樣如此敞開"給看",即使面對最愛的人,我們仍會有所保留,避免被評價、避免受傷,不是嗎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eengirl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